5年间,奇瑞不仅仅是引领者与开拓者,更是奠基者与传承者。
前几日,奇瑞官宣25周年。
回顾整个企业发展史,奇瑞在深耕汽车领域的25年间,从未相信过眼泪,信的只有汗水。
什么是眼泪?从汽车市场解读的话,可以理解为对合资品牌的依赖、对资本市场的妥协,或是用低价去换取市场等等,这些丧失自信与尊严的举动,也许能够换得一时的利益,很容易让一个品牌失去自我,对着星空暗自流泪。
而奇瑞在这25年间,从在芜湖城北的一片荒滩上,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开始,就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。骨子里的不动摇、不妥协与不屈服,使奇瑞打造出了风云、旗云,乃至如今的瑞虎8系列等彻底打响中国品牌名号的经典车型,也驱动着一代代奇瑞人砥砺前行。
奇瑞努力的样子,正好也和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变强、向上的神态出奇的一致。
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
奇瑞成立,是在1997年。
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什么样?一辆桑塔纳2000型落地要20多万,一辆思域得30万……合资车价格基本上都是这样,想买车?不好意思,你得做好卖房的准备。
毫无疑问,那时候的汽车是奢侈品,车企卖一辆利润能达到几万。而受限于技术瓶颈,几乎所有中国汽车企业只能选择中外合作,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生产产品,中国汽车产业也处在了“技术选市场”的时代。
当然,最开始奇瑞也是其中的一员。“一开始,奇瑞从国外购买别人淘汰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,但很快发现,来组装的外国工程师消极怠工,几个月过去了,生产线还没组装完。”正如奇瑞所提到,国外品牌真正带来的,要么是淘汰的技术,要么出工不出力。把希望放在国外品牌上,几乎等于“肉包子打狗”。
因此,奇瑞人也意识到:“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一切都要靠自己。”于是,奇瑞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——撸起袖子自己干。在老一辈奇瑞人尚无良好办公环境时,奇瑞毅然将第一根桩打在了发动机厂。而在仅仅两年之后,奇瑞企业历史上第一台发动机就点火成功。
于是,奇瑞第一辆轿车——000001号的“风云”,也得以在1999年12月中旬驶下生产线。与此同时,奇瑞也正式打响了中国汽车反击战的第一枪。
在奇瑞风云、旗云等产品的带领下,虚高的汽车价格被迅速拉低,也有更多家庭能够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。此后,奇瑞更是坚定了“技术奇瑞”的路线,不仅成功打造出中国轿车工业首个发动机自主品牌——ACTECO,而且累计9款发动机获得“‘中国心’十佳发动机”称号,并在去年正式发布了“奇瑞4.0时代全域动力架构”,带来了燃油及混合动力解决方案,即“鲲鹏动力CHERY POWER”,在动力技术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。
奇瑞的动力技术到底怎么样?热效率、节油率等数值方面的领先其实难以概括。汽车有文化也更愿意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观察。有用户表示:“我12年旗云3,感觉还不错,至少三大件没动过,现在16w公里了。”汽车有文化了解到,有许多奇瑞车主表示“20万公里无大修,对于奇瑞而言仅是家常便饭。”甚至有部分出租车驾驶员称,“50多万公里的奇瑞,都跑得飞快。”
从这些描述中能够看到,也许奇瑞人对技术的骄傲与执着,也正是在车轮上形成。
从中国闻名到世界驰名
搞好发动机,奇瑞也就迈入了下一个阶段——把车卖到海外。
奇瑞出海的脚步,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,而后经过了“走出去”、“走进去”与“走上去”三个阶段。
奇瑞为什么会选择走上“出海”这条路?这又为奇瑞,为中国汽车带来了哪些改变?
先来看第一个问题。事实上,选择出口的奇瑞,尽管在利润上收获颇丰,但“奇瑞出海”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所驱使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“走出去”一直都是国家重视的问题。当年,中国产品虽在全球销量不俗,但很多会被印上“低质廉价”的标签。核心因素,是品牌力的不足。而要在海外打响中国品牌名号,产品质量则是一切的基石。恰好,奇瑞准备干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,而“出海”,也是迅速唤醒国内消费者自信,以及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最直接的手段。
自2001年开始,奇瑞一头扎进“出口”事业,实现了从中东出发,到建立包括北美、欧洲、上海等六大研发中心在内的“日不落”的全球研发体系,以及10个海外工厂、1500余家海外经销商和服务网点,收获了海外200多万用户的信赖,并连续5年获得“最佳海外形象20强企业”。
可口可乐征服世界用了35年,奇瑞仅仅用了25年,就实现了这一切。
而奇瑞的出海事业,也为日后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国门打下了基石。因此,大家能够看到,在奇瑞踏出国门、海外销量不断攀升之后,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沿着奇瑞的轨迹走向了世界,也共同助推中国汽车、乃至中国品牌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。
事实上,这也对第二个问题进行了解答。奇瑞与更多中国汽车品牌在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也全面提升了中国汽车、甚至是中国品牌的地位。如今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认可与热爱,和早期这些敢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率先向世界发起冲击的中国品牌功不可没。
从技术驱动到用户驱动
可以说奇瑞今日的成就,来源于当年打下的第一根桩,以及新老奇瑞人对技术的执着。
但在今天,技术可以是内核,但却不能是企业战略发展中的唯一。时代的变化,不仅要求企业以更新的姿态去面对消费者,更让中国汽车市场不得不转换传统的买卖关系,向“用户驱动”的态势转变。而今天的奇瑞,也正在完成“大象转身”的过程。
对此,奇瑞表示:“用户思维、互联网思维就是奇瑞加快腾飞的‘两个翅膀’。今天的奇瑞,坚持以用户为中心,围绕用户的“痛点”和“痒点”提供精准服务,努力为用户创造价值;坚持互联网思维,打造开放系统,不断扩大奇瑞的技术边界、合作边界、经营边界。”
目前,奇瑞已与海尔、京东、科大讯飞等企业建立了“跨界同盟”,共同探索“物联网+汽车”新业态,海尔、京东、科大讯飞等企业建立了“跨界同盟”,共同探索“物联网+汽车”新业态。同时,奇瑞还针对用户,构建了开放型共创平台——iCar生态平台,用车链接每个人全域生活场景,打造智能生活的共生生态。iCar生态的首款产品纯电精品小车“QQ冰淇淋”去年12月正式上市,累计订单已超7万辆。
在营销方面,奇瑞也积极向用户靠拢,最具代表性的“奇瑞家宴”已举办数千场,其不仅拉进了奇瑞与用户之间的联系,更打造出奇瑞与用户沟通的平台,使用户声音能够直接地传递到奇瑞高层。
对此,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尹同跃表示:“软件对汽车行业变革的确冲击很大,但是可能更准确说是用户定义汽车。”
借由以上可以看到,传统印象里以技术赋能的奇瑞,正以打破企业的边界,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。
奇瑞的25周年,与中国汽车的近代史有着高度的吻合。从自强到自立,再到自信的过程,使两者之间的共鸣,不仅停留在明面上的改变与发展,更发生于精神内核。
在当下的自主车企中,很难再找出一个如奇瑞这样能够代表中国汽车的企业。因为,奇瑞不仅仅是引领者与开拓者,更是奠基者与传承者。在奇瑞中,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汽车产业最艰难的模样,也可以发现自主车企最美好的一面。也许正是两者的交替,才让奇瑞能够成为用户心中的那个唯一。